今天跟同事談到一個話題,
他說他前幾天參加一個活動,台上的人問所有聽眾一個問題:『如果你剩24小時可以活,你現在會想做什麼事?』
我這同事他說他覺得當下聽到這句話受到啟發,腦袋出現很多想法。
我聽完後只問了他一件事:『在你聽完這句話後的24小時裡面,你原本當下想做的事你做了哪些事?』
結果他回答聽完這句話三天後到現在他大概只做了他當下想的1/10件的事情……..
也就是說,如果他真的只剩24小時可以活,那他原本打算用剩下壽命直接去做的事根本都沒實現,他就已經回去見上帝了………
這個問題很多人提出來過、也被問過,而被問的人當下也都會產生很多想法跟想做的事。
然而,這個問題真正重點,不是你聽完這問題後產生了多少想做的事,而是『你想了一堆事之後接下的24小時你做了什麼?』
人們總會想剩一天可以活我要做什麼?但他總是沒去做,因為他知道他可以活不只一天。所以只會想不會去做,然後再過幾天這個激勵式問句帶來的衝動就此煙消雲散,然後在等下一次被提醒同樣的事情…….
『生命中最大的遺憾不是你臨終前想起什麼事沒去做,而是當你知道要去做什麼的當下,你什麼也沒做!』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